如何呈现民众之"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左翼戏剧"难题"与张瑞芳的早期表演
对于民众之"美"的呈现,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左翼戏剧中的一大难题.民众的角色定位和舞台形象是通过"明星"来具体落实的,由此,"明星"构成了考察这一问题时的重点.在抗战话剧"四大名旦"中,张瑞芳被称为"北国女儿",暗示着她是自20世纪30年代起上海流行的好莱坞式审美之外的另一种"明星"类型.张瑞芳"美丽而不过分"的容貌,蕴含着普通民众通往美好的可能性;她所扮演的民众角色及其表演风格体现出"柔顺与反抗的二重性",涉及救亡与启蒙的关系、群众的情感深度和理性判断能力、未来的政治潜能等问题.民众之"美"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探索,张瑞芳一面积极学习扮演工农兵形象,一面仍在对李双双形象的塑造中呈现出"柔顺与反抗的二重性".
张瑞芳、"四大名旦"、左翼戏剧、民众形象
I207.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2XNQT48
2023-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94-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