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社会教育中的残障与性别——以盲人教育为例
"扫盲"一词是贯穿20世纪中国社会教育与公民建设的强大隐喻.然而,作为实存的盲人与视障群体,其识字问题却被排除在面向大众的主流启蒙叙事之外.盲文在华的传播也被简单地划入特殊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从而忽视了其拓展下层社会教育对象与塑造现代公民身份的重要历史意义.本文聚焦中国盲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身体与性别面向,分析中国盲文体系如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脱离基督教针对病残身体的救赎观,并参与到国家针对下层社会中盲人职业群体(以女性盲艺人群体为主)的救助与整合中.本文首先探讨清末民初的改革派精英与社会教育家如何吸取教会学校对视障群体的教育经验,对以性别划分的下层盲人职业群体的技能进行重塑,进而推动了国民政府在福利国家的框架下实践将盲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然后探讨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在改革盲文的同时,强调盲人女性通过参与文艺活动与生产劳动实现身体的解放,成为"残而不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的盲人教育开始走出社会教育的福利模式,寻求突破性别与阶级的双重边缘性.
盲人、中国盲文、社会教育、残障、性别
G77(社会教育)
2023-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