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的影像书写:论《二十二》的创作伦理
《二十二》是首部在国内公开放映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得到了观众、市场、政府的多重认可,成为形塑“慰安妇”公共记忆的重要文化作品.此片的拍摄与公映是一次抵抗遗忘的努力,以见证者为中心的创作风格及为幸存者留下证词的拍摄重点彰显了强烈的伦理自觉,是“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的重大突破.但在书写创伤与抚慰情感的两难处境中,影片对于“慰安妇”的呈现仍然基于该群体的共同特点,内部的差异仍被幸存者表面化的共性所遮蔽,口述访谈所擅长的个体叙事未得到充分利用与挖掘.由此可见,女性历史创伤的书写伦理需要具备主动挑战已有历史书写的意识,更要对男性中心的民族主义及殖民主义保持警惕,否则难以实现主创团队为历史和现实提供证词的初衷,也会窄化该片创建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价值.
创伤记忆、影像书写、口述访谈、“慰安妇”、二十二
J952(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019ZD02
2020-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