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北美“猪花”离散群体的社会资本分析
在晚清的广东方言中,苦力贸易中被掳卖出洋的男性被称为“猪仔”,与此对应,那些为服务“猪仔”而被集体贩运出洋的女子则被称作“猪花”.她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往往比“猪仔”还要低贱和凄惨.因为正式档案史料的匮乏,“猪花”长期以来成为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事实上,她们也是近代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本文在可儿弘明以及美国学者挖掘整理的史料基础上,利用离散和社会资本理论,选择三位代表性“猪花”阿彩、扶桑和腊露进行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呈现这个群体的历史样态以及离散妇女生存的多种可能性.
猪花、离散、排华法案、阿彩、扶桑、腊露
C913.8(社会学)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世纪以来中美跨国英文书写中的上海”2016BWY011;上海市教育科学课题“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文学与人生’的设置与开展”B14027;2016上海海洋大学“美国文学”重点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2017-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