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乡》背后,韩国慰安妇问题的历史蜕变
一部电影,将陈年议题推向高潮《鬼乡》的导演赵廷来说,“鬼”音似“归”,取自于“魂归故里,逝者安息”之意.这部影片改写了以往慰安妇题材电影票房惨淡的历史.2002年,赵廷来第一次来到位于韩国京畿道的慰安妇受害者养老院.作为一名音乐义工,他和很多韩国人一样,对韩国慰安妇问题并不了解,直到他被养老院里的一幅画震惊.
韩国人、慰安妇问题、历史、养老院、电影、受害者、影片、音乐、议题、义工、题材、票房、改写、导演
K31;R78
2016-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