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字迹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很受伤

引用
在司法实践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伪造者巧妙地模仿他人的笔迹作案,却很难被专家识破,从而无罪者被冤枉.以假为真:一封诡异的材料10年前,我观察过一起奇怪案件的发展.一名狡猾的字迹伪造者采用了十分诡谲的手段为难专家们.他掌握了某人好几封信,模仿此人的笔迹炮制了一份材料,材料上面只包括那些信上用过的字.他模仿得非常逼真,以至于连受害人都不怀疑这份材料是伪造的.但是,受害人也在琢磨:我怎么能写出那样让人难以接受的材料呢?这位不幸的人请教了一位高明的字迹鉴定专家,专家也向他声明这份材料出自他的手.

2015-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2-4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法律与生活

1002-7173

11-1336/D

2015,(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