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出资纠纷司法审裁若干问题探讨
在公司投资关系中,自然人或企业有时出于特定目的或考虑,选择"藏身幕后",委托他人代持股权,在公司相关文件中记载他人为股东并作成商业登记,造成"名实不符"的现象.公司法律关系本就错综复杂,隐名出资使公司内外部法律关系增添更多模糊性与不确定性.[1]实际出资人(又称"隐名股东")与名义出资人(又称"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应如何认定,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到底谁是公司真实有效的股东,名义股东若自行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受让人可否合法取得,以上问题始终困扰着承载裁判重责的法官,事实上也产生了许多同类纠纷的裁判路径大相径庭的情景.我国某些省市高院发布的指导性意见,虽在区域内努力避免"同案异判",但对隐名出资引发的纠纷到底应该如何裁判,全国范围内从论理、标准到结果都不甚一致.2011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对隐名投资协议效力及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制定了统一的裁判标准,但是在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如何认定、特殊类型隐名出资协议的效力如何确定等问题上未有涉及.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