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3652.2020.04.005

西南少数民族芦笙制作技艺民间传授探析

引用
芦笙技艺传承已成为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以教育学视野与方法,结合田野调查的实地记录,探讨它在民间传授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在民间主要通过相对固定的以家族为中心的作坊和以外出制作、维修芦笙时形成的流动的作坊构建西南少数民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授基地.在其生产基地上形成了空间场域,由此形成了西南少数民族芦笙传授的基本模型.因该地区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性,故而在传授的过程中形成了师徒制模式和家庭内部的继承制模式.基于这两种传授模式,芦笙技艺得以薪火传递,世代传承.作为技艺的继承人,在承接前辈人技艺的同时须了解基本的规俗与禁忌,故而形成了芦笙制作传授的重要内容.这种传承模式对于保留和保护西南少数民族芦笙制作技艺的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

芦笙、技艺、师徒制、继承制、少数民族

36

A123.4(单行著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土归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182

2020-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4-4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674-3652

50-1195/Z

36

2020,36(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