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3652.2011.03.038
《灵崔》杂说(一)
民族性有大的民族性.有小的民族性.至少延安时期迄至1949年后倡导并争论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就是相对于地球人而言的大的民族性.大一统的意识使然,这样的民族性的命名和争论,热闹是热闹,终归是天际的流云.这种一统华夏的意识,成为1949年以后的集体无意识.延安时期的争论延续下来,而且照例,不会有什么结果.它的缺陷,倒是越来越凸显出来.大一统的民族性的最大弊端,是对多样性的漠视乃至否定.所以我们看到,后来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少数民族文学史编纂,先天就是一个发育不全的婴儿.所谓少数民族文学,无非是大中华文学的幺房,或庶出,没有自己的源远流长又发扬光大的血脉.种族的血脉,文化的血脉.
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延安时期、集体无意识、血脉、大一统、1949年、文学史编纂、文学研究、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发育不全、发扬光大、多样性、地球人、大中华、种族、婴儿、文化、缺陷
27
I20;J90
2011-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前插1,后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