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政法逻辑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法律在保护私人财产的同时也会固化既得利益,尤其是收入差异转化为生产要素后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内卷,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我国法律中蕴含着限制社会分化、支持共同富裕的法律资源.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规范具有代际约束力,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构成了国家与公民的一份公法契约,先富者有带动后富者的公法义务,这也对公民的私人财产权施加了外在限制.在分配制度中,除了要在二次分配中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外,还要在初次分配中突出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优越性,提升劳动的回报率.中国的收入差异处在更大的世界体系之中,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注意国际和国内两大视角.未来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维持社会活力,努力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的良性互动.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政法逻辑、新时代
40
D911.01(法学各部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研究子课题
202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