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弱势群体"权利及其法治化保障
"数字弱势群体"指基于主体的经济状况、学习能力等差异,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变革等原因,在获取、理解和运用相应信息并享有数字红利时处于劣势的社会群体."数字弱势群体"包括"显性数字弱势群体"和"隐形数字弱势群体"两种类型,是传统弱势群体在信息时代的特殊展现.不同于其他日常性不平等现象,"数字弱势群体"之损益并非仅指科技进步的负效应,其要件已构成信息社会的新型侵权.作为一种新兴权利,"数字弱势群体"权利塑造遵循新兴权利生成的基本逻辑,且具有坚实的利益基础、伦理基础和法益基础.现实生活中,"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以"权利束"形式呈现,主要包括隐私权、知情权、个人信息权和数据权以及其他社会发展权利.为实现对"数字弱势群体"权利的法治化保障需要做到:基于技术赋权理论确立"数字人权"保障理念;结合新兴权利生成"三阶段",通过发布典型案例、进行法律解释及诉诸规范立法完善保障体系.
数字弱势群体、新兴权利、智慧社会、数字人权
38
D916(法学各部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21-0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