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殊预防到风险管控:社区矫正之理论嬗变与进路选择
社区矫正制度肇始于刑法教义学意义上的特殊预防理论。然而在这种理论指引下的社区矫正实践屡出难题。学术界以综合预防主义代替单纯特殊预防的进路转换也因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理论壁垒宣告失败。特殊预防指引下的社区矫正遭遇实践难题的根本原因是特殊预防理论与法律治理逻辑之悖反。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消解特殊预防的个别化逻辑,以风险分类管控的理论进路展开社区矫正制度之建构完善。风险分类管控进路历经四代演进,目前比较成型的"风险/需求"模式较全面平衡刑前犯因风险、矫正中变化风险与犯罪人响应率,动态展现和监控人身风险水平,以期望达致社区矫正效益最大化,从而对我国社区矫正之评估处遇体系建构有重要借鉴意义。
社区矫正、特殊预防、风险管控
30
DF613(刑法)
东南大学重大人文社科科研引导基金项目SKYD20110007:“风险社会下刑法归责问题研究”
2012-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