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5205.2006.02.018
中国古代慎刑思想研究--兼与20世纪西方慎刑思想比较
中国古代法中慎刑思想是其主流思想.它发端于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汉代又在儒学与阴阳学等影响下进而承继和发展为"德主刑辅"的立法观.延至盛唐进而发展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宋、明、清均承继之,并在慎刑措施上各有建树.中国古代法的慎刑观受经济地理、宗法血缘以及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存在并持续三千多年之久.中外慎刑思想比较,共性在于刑法中仁爱观、教育观有其通性的一面.故而我国当今刑法改革中可吸收西方举措中人道主义的一定措施.在中国,这种吸收具有传统文化的思想积淀.
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刑事古典主义学派、仁爱观、教育观
24
DF08(法的理论(法学))
2006-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4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