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9604.2017.04.167
中国电影"苦情戏"探究
在中国电影发展之初,导演多拍摄一些具有强烈动作的武侠片、滑稽片,如早期电影《火烧红莲寺》以及郑正秋和张石川的作品《掷果缘》等,大量的电影模式复制造成了中国早期电影题材的匮乏,但是很快,早期导演嗅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程式化所造成的低迷气息,于是一部分导演开始了新题材的探索以及调整,中国电影也转向了具有较强叙事性的故事片的创作.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二人导演的《黑籍冤魂》,讲述了曾和度一家人备受鸦片毒害、家破人亡的离乱悲歌,影片结尾时曾和度与女儿在街头偶遇,曾和度身为黄包车夫,女儿出台作妓女,看到这个情景不知道赢得了多少观众的眼泪.可以说,苦情戏影片是早期中国电影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叙事模式,从最早的《黑籍冤魂》到30年代的《渔光曲》、《新女性》到21世纪的《亲爱的》,苦情戏为中国电影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刻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叙事发展.
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叙事模式、冤魂、影片、鸦片毒害、新题材、深刻影响、电影市场、电影模式、电影发展、郑正秋、叙事性、新女性、武侠片、滑稽片、故事片、程式化、作品
I20;J91
2017-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