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沙地圩田类型分布识别与形态特征分析
[目的]沙地圩田在长三角地区沿江地带以线性分布的形式跨越多个县市,目前正面临类型划分不清与资料收集困难等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形态类型划分与分布范围识别.[方法]本研究依据文献资料中对沙地圩田形成机制的记载,结合历史地图和历史遥感影像对景观形态进行初步类型辨识和标记.随后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SegNet语义分割网络模型配合人工目视解译技术,预测识别长三角地区沙地圩田的分布范围.最后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分析沙地圩田的区域分布特征与水网发育动力,总结其景观营建智慧.[结果]长三角地区沙地圩田可初步划分为3种类型:沙地内圈圩田、沙地外滩圩田、江口新垦圩田.预测结果表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是沙地圩田景观结构、分布规律和水网发育的主导性因素.3种类型沙地圩田所呈现出的景观结构存在历时性演变特征,体现出景观营建的环境适应性特点.[结论]研究表明类型学归类方法可以对区域尺度下的沙地圩田进行类型划分、形态分析与演变特征总结,同时配合机器学习类人工智能可以更高效地识别各类型圩田的分布范围,为今后类似的乡村景观研究提供经验和参考.
风景园林、类型学、机器学习、长三角、沙地圩田
30
TU986(地下建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041
2023-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