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85/j.fjyl.2022.02.0119.08
儿童友好的街区中小学生放学空间与行为互动研究—以万柳片区和大栅栏片区为例
针对大城市中小学周边空间与儿童步行放学活动关系紧张的问题,以北京代表性的新老街区万柳片区和大栅栏片区为例,利用GPS行为追踪与观察方法,调查中小学生放学过程中一般通行、游憩、社交、独处、购物行为的空间分布,归纳梳理放学路径和节点空间类型,分析放学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放学游憩行为更适宜在尺度宜人、安全、可视、趣味性强的老街区街巷和交叉口,以及宽敞、安全、可供度高的小广场及公交站旁发生;放学社交行为空间偏好不明显但发生频率较高、分布较广.通过全面、细致的案例比较分析,补充放学"空间-行为"互动研究,从而提出新老街区儿童友好更新策略:规划儿童路权优先的放学路径,重点保证新街区通行安全;通过安全性改造、可供要素植入等手段更新节点空间活力,增加放学游憩和社交机会.
放学空间;放学行为;儿童友好城市;新老街区;城市更新
29
TU984.14(地下建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2-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