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85/j.fjyl.2015.06.0055.05
基于游憩行为的湿热地区景区夏季微气候舒适度阈值研究以成都杜甫草堂为例
本文以成都市杜甫草堂为例,从游客的角度探讨湿热地区景区中的休憩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的关系,得到游憩活动的微气候舒适度阈值。结果表明:微气候舒适度WBGT值<30℃时,微气候舒适宜人,游憩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相关性不高,景区应注重改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或增加参与性的旅游活动来吸引游客;当30℃≤WBGT值<31℃时,微气候不舒适而对游憩行为有负面影响,景区需要改善微气候舒适度为游客提供适宜的游憩环境;当WBGT值>31℃时,没有游憩行为,景区急需改善微气候舒适度,适宜的微气候也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湿热地区景区夏季微气候舒适度阈值是31℃,达到这个值即不再有游憩活动。研究结果为景区改善场地微气候舒适度的实践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量化的技术指标。
微气候舒适度、阈值、游憩行为、湿热地区、勒温环境行为理论
TU986(地下建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314湿热气候区的旅游景区微气候舒适度研究 Fund Ite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51078314:A Study of Microclimate Comfort In Hot-humid Scenic Spots
2015-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