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的框架里把握“城市经验”
谈到中国文学的城市经验,我们该谈些什么?这真不是个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话题.首先需要辨析的是,为何冠以“中国文学”的前缀?记得前年参加过一次会议,我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对当下流行的城乡二元对立思维,并对割裂古今谈“城与乡”提出异议.当时就引来反驳说,刘姥姥进大观园,并不是陈焕生进城,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确实,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做比较不免草率.但观点分歧并不在于曹雪芹时代的乡有别于眼下的乡,而是在于他笔下的城不是现代化都市意义上的城.推而言之,中国古代乃至近代文学里的“城”与那时的“乡”,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那时的文学谈不上有什么城市经验.照这么说,谈“中国文学的城市经验”,其实只是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城市经验.
中国文学、城市经验
I206.7;I0-03;I106
2017-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