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46/j.issn.1000-5277.2024.01.007
不同更新方式下亚热带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
探讨不同更新方式下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特征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作用,以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天然更新次生林和原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宏病毒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病毒群落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原生林和天然更新次生林主要病毒类群为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62.60%、31.49%),而杉木人工林主要土壤病毒类群为微小噬菌体科(Microviridae)(27.89%).在 3 种土壤中均发现了核质巨大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es,NCLDV),其在天然更新次生林中占比最高(20.83%);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更新次生林中最主要的病毒宿主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而原生林则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但 3 种森林类型土壤病毒宿主均包括戈登氏菌(Gordonia)、红球菌(Rhodococcus)、分枝杆菌(Mycolicibacterium)等感染人和动物的致病菌;病毒功能组中均检测到丰富的辅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基因,其中杉木人工林土壤病毒中编码CAZymes的基因丰度(4 个)显著低于原生林(210 个)和天然更新次生林(69 个).研究结果揭示了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病毒结构、宿主和碳循环功能的潜在影响.
森林恢复、宏病毒组、群落结构、辅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
40
S154.3(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070688
2024-0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