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5277.2013.04.013
闽江河口潮汐沼泽枯落物分解过程的能量动态特征
采用分解袋法对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分布的土著种芦苇、短叶茳芏以及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沼泽湿地枯落物分解过程的能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近潮沟样地(样地A),3种植物枯落物热值整体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互花米草、短叶茳芏和芦苇枯落物热值均在第280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02,18.87,18.61 kJ·g-1.在远潮沟样地(样地B),3种植物枯落物热值变化呈现先升后降再升趋势.在A、B样地,3种植物枯落物的总能量随着分解过程中枯落物残留量的减少逐渐降低,样地A三种植物枯落物能量释放率是短叶茳芏>互花米草>芦苇;样地B较为复杂,但总体来看,短叶茳芏能量释放率大于互花米草和芦苇.
枯落物、分解、热值、能量残留率、闽江河口
29
P593(地球化学)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J05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174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