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3+) 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光谱特性
用不同的激发波长532,514.5,476.5 nm,研究稀土Pr~(3+) 掺杂的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Pr~(3+) 在LaF_3 微晶环境和玻璃环境中的不同的荧光行为.对于微晶中的Pr~(3+) 离子,当用532 nm 和514.5 nm激发玻璃陶瓷时,观察到从~3P_0 能级到~3H_5 能级的发射,和~1D_2 能级到基态~3H_4能级,~3P_0 能级到~3H_6 能级的发射.我们认为微晶中Pr~(3+) 离子的~3P_0 能级上的电子布局是依靠电声子耦合-多声子辅助来实现的.为了进行比较,用476.5 nm 共振激发玻璃及微晶中Pr~(3+) 离子的~3P_0 能级,观察到~3P_0 能级到很多低能级如:~3H_5、 ~3H_6、~3F_2的跃迁.而当在532 nm 和514.5 nm 非选择激发时,只有 ~3P_0 能级到~3H_5 能级的发射存在.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的激光波长选择激发了不同环境中的Pr~(3+) 离子,532 nm 和514.5 nm 激发线选择激发了电声子耦合环境强中Pr~(3+)离子.不同Pr~(3+) 离子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0.005%,0.05%,0.5%的发射光谱的研究还表明,这些电声子耦合环境强中的Pr~(3+) 离子浓度很高,很容易发生浓度猝灭现象.最后,用拉曼光谱研究了这类玻璃陶瓷的结晶性为和振动特性.
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镨离子、纳米晶
30
O482.31(固体物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4141,10574128;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0774141,10574128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