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7-0289.2021.01.016
中国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研究 ——来自异常波动条件下的证据
不同于正常波动下的市场行为,异常波动条件下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为探索这一状态下中国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溢价,文章在构建MRS-SGED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期货交易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异常波动呈现出稀疏性、非对称性和异常波动时期下的集聚效应.相对而言,绝大部分期货品种的流动性指标在异常波动时期会减小,即流动性变差,但流动性指标的波动率上升.同时,商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在好消息和坏消息条件下的运作机制是不同的.在不区分好坏消息时,在异常波动条件下,几乎所有品种均不存在流动性溢价;而在正常波动条件下,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的存在性也很弱.在区分好坏消息时买卖价差的显著性明显增强了,并且,绝大多数期货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关系,同时其拟合度也有了大幅提高.由此说明,在中国期货市场存在基于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流动性溢价.此外,在异常波动条件下,基于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流动性溢价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和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投资者和监管层在异常波动下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异常波动、MRS-SGED、流动性、溢价
63
2021-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6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