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257-0289.2021.01.012

"悠兮其贵言" ——老子的名与名教思想

引用
作为"古之道术"或"王官学"之流裔,老子之学同样具有本末一贯、体用兼备的思想品格.尽管道因其不可命名性而显得"混沌"与"暗昧",然治道的展开是不能在"混沌"与"暗昧"中进行的.同时,"朴散"而为"器",也是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趋势和历史事实.基于这种必然性和现实性,设名立教以化民导俗,既是圣人顺应现实的无奈之举,又是其济人成物的必然之责.所以,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表现在名教问题上便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因于"朴散"之状,"侯王"当顺势而为,因物制宜,设名立教,以济人成物.此为由"无名"而"有名"之不得已.另一方面,名教既立,"侯王"宜谨慎施用,顺物自然,以防其束缚事物的本性乃至扼杀其生命力;且为应对现实的流变之状,亦宜"随时"消解凝滞之名和扞格之教.此为由"有名"而"无名"之所应然.上述特点,鲜明地展现了老子思想中命名与名教的二重性以及"无名"与"有名"之间的张力性.

老子、名、名教、无名、有名

63

2021-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5-12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0257-0289

31-1142/C

63

2021,63(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