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学案的梳理与辨析
《庄子·逍遥游》两次提到“藐姑射之山”,一处与今本《山海经》、《列子》一致,位于中土东部近海之地,一处位于“汾水之阳”,即今天山西临汾附近,与《隋书·地理志》互为佐证.洪兴祖和朱熹在《楚辞》注解中,都提到中土西部西海有姑射山.姑射山之名源于姑射国人的居住地,姑射人与东夷族后裔蒲姑人有关.姑射、蒲姑上古音同为叠韵连绵词,读音相近.蒲姑国为商代诸侯国,周成王灭蒲姑,国人四散到各地,致使地名出现多处,其中吴地的姑苏便是一支.《庄子》正是借姑射山的扑朔迷离特性,阐述“天下有无齐一”及“不辨即逍遥”的道理.
姑射山、蒲姑人、部族迁徙、朦胧之道
5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庄子》文学的语素构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6BEW044的阶段性成果.
2016-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