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257-0289.2015.04.007

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百年再反思

引用
新文化运动发生已经一百年了,当年轰轰烈烈的个体与家庭之争已被淡忘.《新青年》杂志最早展开了关于个体与家庭之间的论争,一些后来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无不参与过这一争论.在这场争论中,人们提倡个体主义更多是为了冲破以家庭为核心的宗法体制的束缚.独立自主的个体之于现代社会的奠基性意义在那时就已得到体认,但一百年过去了,这一原则的实现依然还在路上,个体观念至今仍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反,这一观念内在可能包含的消极因素却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了很大危害.家庭由于是传统中国宗法体制的核心所在,因此受到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激烈批判,家庭概念基本被否定,这直接导致了关于"家庭"伦理观念的理论阐述在现代中国的缺失.反思百年前个体与家庭之争,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既没有把个体概念作为目的真正树立起来,又将家庭概念中积极的、根本性的生存论内涵与外在衍生的各种机制相混淆,由此个体主义的消极层面难以在文化传统的资源中得到纠正.今天反思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传统关于家庭的论述是消解个体主义之弊的巨大思想资源.现代的中国依然需要个体主义和家庭主义这两大命题.

新文化运动、个体主义、家庭主义

57

C91;H31

2016-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2-6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0257-0289

31-1142/C

57

2015,57(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