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7-0289.2015.03.020
社会组织公共性:价值、内涵与生长
中国的公共性形态经历了权威主义公共性、国家主义公共性和多元主义公共性几个历史过程.中国公共性形态的结构转变,使得现代性的社会组织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日益扮演着开拓公共性的重要角色.社会组织公共性不同于个人公共性、市场组织公共性和政府组织公共性,它是一种组织形态的、常态化的、非权力性基础的公共性.从言论系谱的公共性和实践系谱的公共性两种类型来看,社会组织公共性体现为社会组织的公共言论生产功能和公共服务提供功能.社会组织公共性的生长原点是"个人"、生长基轴是"共同性",遵循"个人—共同性—公共性"的基本生长逻辑,亦即"个人"创造"共同性"、基于"共同性"而开拓"公共性".
社会组织、公共性、时代价值、理论内涵、生长逻辑
57
I20;S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中的政府角色研究"13CSH051
2016-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