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5591.2001.01.042
Richter疝并发脓肿三例报告
Richter疝(又称肠管壁疝)并发脓肿少见,易误诊为单纯性脓肿行切开引流术。我院于1982~1998年共收治Richter疝并发脓肿3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73岁,以右侧腹股沟部肿起17天,发热3天入院。检查:右腹股沟部有10 cm×7 cm×5 cm大的肿块,皮肤红,热,触痛,波动感,诊断为“右腹股沟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经抗生素治疗及伤口换药15天后,由伤口内钻出一条蛔虫,考虑为肠瘘,经用明胶海棉堵塞瘘口后,再用医用粘合胶水填塞,共3次无效,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距回盲部80 cm的回肠部分肠壁嵌顿于疝环处,经分离后,见肠管有1 cm的瘘口,行修补术。再由腹腔内荷包缝合疝环,术后10天痊愈出院。
例2:女,67岁,反复右腹股沟出现肿块2年,疼痛11天入院。检查:右腹股沟部有一8 cm×5 cm×4 cm大的包块,皮肤红,波动感,中央有一0.5 cm裂口,由裂口处流出脓液。故由裂口处扩大脓腔引流,引流液为脓液及食物残渣,故由伤口内插入导尿管,由导尿管内注入钡剂造影,为小肠瘘,经抗生素及伤口换药治疗后,局部红肿消退,瘘口经凡士林纱布填塞无效,改为明胶海棉堵塞后,再用医用粘合胶水填塞2次,28天痊愈出院。
例3:男, 53岁,以左腹股沟部脓肿在当地医疗室行脓肿切开引流术,42天后伤口仍未愈合,来院由伤口内插入导尿管钡剂造影,为小肠瘘,给于明胶海棉堵塞后,再用医用粘合胶水填塞3次,13天痊愈出院。
讨论:Richter疝并发脓肿是由于嵌顿的疝内容物仅为部份肠壁,肠腔未完全梗阻,因此,嵌顿如不及时解除,其受压部位血流逐渐减少,早期充血,肠壁水肿增厚,终呈紫黑色;晚期肠壁粘膜发生溃烂,终至坏死穿孔,肠内容物外溢,囊内容物因感染呈脓性并混有粪便,引起疝被盖各层的急性蜂窝组织炎或脓肿。如穿破体表形成粪瘘,感染延及腹腔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其治疗首先是局部治疗,脓肿应于切开引流通畅,脓腔禁用搔刮,因可引起嵌顿的肠瘘口增大,甚至滑脱入腹腔内,引起急性腹膜炎。脓肿壁不可缝合。每日伤口换药,直至局部炎症基本消退。如肠瘘口小于1 cm,可用明胶海棉堵塞后,再用医用粘合胶水每日填塞一次,连续2~3次,至瘘口封闭愈合。如失败,可采用手术行肠瘘修补术,或肠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同时由腹腔内将疝环缝闭。全身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有条件可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后,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本组2例局部明胶海棉堵塞后,再用医用粘合胶水填塞瘘口愈合。1例经手术治愈。
脓肿、明胶海棉、腹股沟、切开引流术、治疗、伤口换药、瘘口、填塞、抗生素、肠瘘、粘合、医用、胶水、堵塞、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内容物、腹腔内、导尿管、局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4
R656(外科学各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