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立法文化中的道德精神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立法思想占有主干地位,道德思想主导立法是儒家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法制史上的“法律儒家化”过程就是一个儒家道德原则被转化为法律原则、儒家道德规范被转化为法律规则的过程。法律的儒家化过程自汉代开始,大体终结于唐代,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封建立法逐步加大对儒家道德理念的吸收程度,如“八议”、“十恶”、“准五服以制罪”、“干名犯义”、“存留养亲”、“亲属相隐”及“七出三不去”等等入律就是例证。当然,应该指出,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儒家化运动除孕育出了带有鲜明伦理色彩的“中华法系”外,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一点即把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成了法律义务,从而造成“强人所难”的不良后果。这是我们今天在立法中贯彻道德原则时应该避免的。
立法文化、立法思想、道德精神
D920.0(中国法律)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