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无言之知的转化机制及其优化——案例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作为勾连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智识—技术媒介,案例研究的引入和推广具有范式转型的意义.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观之,案例研究是司法运作中无言之知的转化机制,能够将大量默会的司法知识转化为足以在更为普遍意义上的可交流、分享的一般性命题,从而对司法实践具有智识指引价值,有助于推进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之间科学辩证关系的构建.案例研究的知识形态转化功能的顺利运转,丰富了法学人对于真实法律世界的理解,有助于司法实践的“地方性知识”升华为一般性命题,为日趋复杂的司法决策提供了崭新的实证进路.创造激励不足、知识转换成本过高、传布流播渠道有待拓宽导致案例研究的无言之知转化职能出现异化.应当从注重案例典型性、强化理论预设自觉意识、增强最终结论的普遍性、适时引入“他者”视角等层面入手,优化案例研究对于司法无言之知的转化机能,籍此完善法学研究的智识运行.
司法无言之知、案例研究、知识转化机制、机制异化、机制优化
C91-0;D925.1;G459
霍英东教育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西南财经大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法治研究中心项目
2019-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