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决策的社会期望模式——以“于欢案”为实证切入点
“于欢案”不仅是一起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的个案,而且更深层地折射出了时下司法决策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巨大嫌隙.如果借用“规范—认知”的二元式框架,就不难发现中国刑事司法目前正处于持续演进中的重要节点.针对人情与法理的相互博弈,可以深入到制度架构的细节层面,来挖掘其中的变量价值.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司法决策的精密趋向亦将有效支持其自身与民意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遏制过度恣意和个性丧失的极端图式.当然,以科学的实证手段进行质量评估,无疑会更有助于前瞻性分析的逻辑展开.
刑事司法、规范期望、认知期望、人情法理、“于欢案”
G78;TN953;D925.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持续支持项目
201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