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虚拟财产权”的证立与体系安排——兼评《民法总则》第127条

引用
在我国《民法总则》的立法过程中,虚拟财产在权利属性上经历了从物权到非物权的变化,该法第127条最终并未明确虚拟财产的权利性质,而虚拟财产在《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章中的位置也使其权利性质扑朔迷离.虚拟财产的“关系范式”保护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且其与“权利范式”保护并非对立.“权利范式”保护下的“虚拟财产物权说”存在本质论和后果论两种不同证明路径,前者是功利选取特征予以论证且将支配权和物权等同的结果,而后者是固守物债二元财产权体系的结果.从刑法上的盗窃罪和保险法中虚拟财产保险的视角看,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也并非债权.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应被界定为虚拟财产权,从而纳入民事权利体系.虚拟财产的独特性足以使其成为一种新兴民事权利的客体,无形财产权作为上位的学理概念不能反映虚拟财产权的本质.虚拟财产权的立法框架应由权利的主体、客体、行使、公示与变动等内容构成.

虚拟财产、“虚拟财产物权说”、“虚拟财产债权说”、无形财产权、虚拟财产权

D923;F840.65;G2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课题《民事立法中非规范性条款扩张现象研究》项目

2017-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45-1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法学

1000-4238

31-1050/D

2017,(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