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要素在阶层犯罪论体系的位阶
在多大范围内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是划分“极端的结果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以及“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等不同阵营的分水岭.在此问题上应基于“结果无价值论”以法益保护作为违法性本质的基本主张,从一般性的立场上否定主观的违法要素,以维持违法与有责为支柱构建的阶层犯罪论体系,并因此而反对“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全面肯定主观违法要素的做法;同时,鉴于实践中某些犯罪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后果没有显示之时,根据结果难以断定行为是否违法.基于“主观要素在增加法益侵害危险性上的意义”而承认少数特殊的主观违法要素,反对承认倾向犯中的内心倾向、表现犯中的内心表现为主观违法要素,从而形成以部分肯定说为内容的结果无价值论.
主观(违法要素)、阶层犯罪论体系、结果无价值、行为无价值
2014-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