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学诠释中的”中华法系”——以产权与合约为中心
我们对”中华法系”的理解仍具有相当浓厚的自我肯定色彩.上世纪80年代,在”中华法系”诠释上的定位,存在着两种矛盾的取向:即当代中国法学理念结构与中国本土法律文化危机意识的矛盾,这对探索”中华法系”的学术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自90年代以来,对”中华法系”的定义理解已经开始了转变,各学者对中国民事法性质的看法,已显示出”中华法系”在民法方面的丰富内涵,这反映了中国法制史学术语境发生的变迁.今天,我们对”中华法系”的讨论,至少受到系统类型观、文化差异观、规范法学观、市场法学观、民族世界观等几种当代的思潮或意识所左右.
中华法系、定义、民法、产权与合约、当代语境
D9(法律)
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划定拨款资助研究项目CUHK4020/02H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