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1130.2018.06.009
治安类盗窃案件中影响公众报警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对浙江省慈溪市的调研
数额在《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范围内的盗窃案件发生非常频繁,是对公众安全感影响极大的一类违法案件,但是现实中公众被盗窃后却常常有不报警的情况发生.理性选择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设,将受害人是否报警的决定取决于报警的"收益—成本"比较,实践调研数据可以较好表明公众受到治安类盗窃违法行为的侵害后存在不报警的情况,并且其产生原因与损失物品金额和盗窃案件破案率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调研书记反映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盗窃案件破案率、改进报警方式方法,强化宣传工作等方法降低盗窃案件的犯罪黑数.
盗窃、不报警、犯罪黑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研究生科研项目"治安类盗窃案件中公众是否报警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2018 SJJX023的研究成果
2019-03-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