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的同时,也读懂世界
一个以中文为主要工作语言的中国学者,如何来界定针对中国以外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与主义”?这恐怕是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同仁们必须不断追问和实践的难题.以《俄罗斯研究》学刊覆盖的地区为例,中国学者研究苏俄历史、中亚现当代政治、研究欧亚地区语言文化的变迁等诸多问题,其背后的“问题意识”从何而来?什么样的研究问题是相关的、有旨趣、有意义的?尤其是,如果说中国的学术界、知识界面对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学术体系的全面主导,已经在努力发掘“本土资源”的意义、争取自身的国际话语权、甚至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的话,那么针对另一个时空环境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我们又如何来确定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取向?
2019-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