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9517.2018.09.003

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法保护研究

引用
当前人工智能法律人格的缺失不足以成为生成物可著作权的阻碍,是否授予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应以生成物本身为研究对象,适用客观最低创作力标准进行判断.我国可借鉴英国《著作、设计和专利法案》第九条第三款规定,结合近因原则,将对生成物做出重大贡献的“必要安排之人”视为作者,以填补适格主体的空缺,即以使用者、投资者为核心构建智能作品权利体系,以适应、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生成物、可著作权性、著作权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站式在线版权交易平台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15BFX145

2018-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2-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电子知识产权

1004-9517

11-3226/D

2018,(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