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9517.2014.04.009

从Myriad案看人体基因的专利适格性初探

引用
如果说Diamond诉Chakrabarty案打开了基因技术专利的大门[1],那么2013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关于Myriad案的判决和美国联邦专利暨商标局(USPTO)同时发布的《备忘录》则让基因专利再一次成为争议焦点.这一判决不仅关系到Myriad遗传公司的直接利益,也会对整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和生物技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产生深刻影响.截至2012年8月,美国有近5000项专利与人体基因有关[2].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约20%的人类基因组已被申请专利[3].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否会肋推一直存在的关于基因专利的质疑,进而影响到立法者和司法界的立场?本文结合Myriad案的争议焦点,探讨经分离的人体基因的专利适格性(patent eligibility),即是否属于可专利主题(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

人体基因、基因专利、最高法院、争议焦点、生物技术、美国、判决、人类基因组、直接利益、深刻影响、申请专利、技术专利、产业发展、司法界、适格性、立法者、可专利、备忘录、主题、遗传

D92;D9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类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2YJC820115;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9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4-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4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电子知识产权

1004-9517

11-3226/D

2014,(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