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772/j.cnki.2096-4455.2023.2.015
2013-2015年中国碳水通量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
评估和分析大尺度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水通量以及探究其驱动机制有助于评价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植被碳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可为今后制定碳中和相关政策以及生态项目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植被与土壤湿度的联合同化产品(LPJ-Vegetation and soil moisture Joint Assimilation,LPJ-VSJA),分析了中国2013-2015年碳水通量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ET(Evapotranspiration,ET)和WUE(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植被区的GPP和ET整体遵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年际整体差异不大,高值区大部分位于湿润区与半湿润半干旱区,低值区大部分位于半干旱区、干旱区与高寒区.②WUE年际差异不明显.不同气候因子的复合作用以及不同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都对其有不同的影响.③在不同的干湿区域中,GPP、ET、WUE的排序为干旱区<高寒区<半湿润半干旱区<湿润区.对于年际变化来说,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变化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制定植被和水资源管理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干湿地区、碳水通量、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素
7
P407.8(一般理论与方法)
2023-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