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509/j.georeview.2019.04.015

非洲中部基巴拉带的地质及构造演化特征

引用
基巴拉带(Kibara Belt)是位于非洲中部的一条中元古代构造带,该带对于重建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古元古代的Ubendian—Rusizi带为界,基巴拉带可分为两部分:北部Karagwe—Ankole带(KAB)和南部Kibaride带(KIB).其中Karagwe—Ankole带又被Kabanga—Musongati(KM)基性—超基性线性杂岩体分为东部区域(ED)和西部区域(WD),其内分别沉积有Kagera超群和Akanyaru超群,而南部Kibaride带内沉积有Kibaran超群.所有地层开始沉积于乌本迪造山作用之后,且碎屑物主要来源于坦桑尼亚克拉通及周边古元古代的活动带.基巴拉带内发育有不同成因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年龄为1375~1400 Ma左右,早于或近同期于最早期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带内发育的花岗质岩浆从早到晚分为4期:D1期、A型、D2期及含锡花岗岩浆作用,除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外,其他3期都为变质沉积岩局部熔融的产物.根据地层序列及岩浆活动期次,可以将整个基巴拉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① 俯冲作用前沉积阶段:1780 Ma左右的东部区域沉积和1420 Ma左右的西部区域和/或Kibaride带内沉积作用;② 俯冲作用阶段:1400~1375 Ma左右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1375 Ma左右的D1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和1200 Ma左右的A型花岗质岩浆作用;③ 陆陆碰撞阶段:1100 Ma左右的D2期岩浆作用;④ 碰撞晚期和碰撞后阶段:980 Ma左右的含锡花岗质岩浆作用和之后的Itombwe超群沉积.

地层、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花岗质岩浆作用、构造演化、基巴拉带、非洲

65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439的成果

2019-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993-100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论评

0371-5736

11-1952/P

65

2019,65(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