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509/j.georeview.2017.06.019

逊克县东安碱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钼铅锌等成矿意义

引用
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构造带北段的东安粗粒和细粒碱长花岗岩,经本文测定,其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74Ma和184 ~ 175Ma.碱长花岗岩都为高SiO2、高碱、低TFeO、Mg#、CaO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I型和A型花岗岩过渡性质.都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而且重稀土分异较大,细粒钾长花岗岩(∑REE=76.98~109.53,δEu:0.33 ~0.70)较粗粒碱长花岗岩(∑REE=95.49 ~ 140.00,δEu:0.70 ~0.94)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稀土总量偏低,具有更大的铕负异常;与原始地幔相比,碱长花岗岩都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e、Ce)、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Y、Yb、Lu),还相对亏损Ba、Sr、Eu,相对富集Zr、Hf,都与大陆缘弧岩浆具有相似性.而细粒碱长花岗岩高场强元素(Zr、Hf、Eu、Ti、Y、Yb、Lu)较粗粒碱长花岗岩分异程度大;根据Pb、Hf同位素和Nb/Ta、Zr/Hf比值等,碱长花岗岩主要起源于中基性壳源熔融,相对比,粗粒碱长花岗岩原岩含有较多幔源组分,细粒碱长花岗岩主要为壳源组分;粗粒和细粒碱长花岗岩形成于牡丹江洋闭合、松嫩地块与佳木斯地块晚造山挤压后的伸展环境,明显区别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铅—锌多金属形成的碰撞造山(同造山)环境;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受控于牡丹江大断裂,具有呈近南北向带状展布的分布规律.

东安碱长花岗岩、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构造环境、与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关系

63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HJYJ2011-05的成果.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HJYJ2011-05

2018-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1664-168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论评

0371-5736

11-1952/P

63

2017,63(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