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气回注——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封存场地适应性评价为例
酸气回注技术既是碳减排技术之一,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硫磺供需矛盾,降低酸雨发生频次,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执行技术之一,因此,正日渐受到全球关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是中国海外天然气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在中石油国际合作开发过程中,考虑到硫磺市场价格波动性及后续运输距离的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与传统硫回收工艺相比,酸气回注技术值得研究与分析.限于中亚特殊地缘与环境特征,其酸气封存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参考二氧化碳封存选址原则,提出运用酸气回注的地质工程学方法,对阿姆河右岸酸气回注封存场地进行适应性评价.首先,选择适应酸气封存选址的指标,包括研究区地质构造稳定性、地震和断裂发育情况、地层压力、地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盖层封闭性等;然后根据区域实际地质情况,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盆地级评价;最后,参照利用沉积微相和更细的储层物性资料,进行了更细级别的封存场地优势带分析,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酸气回注、场地筛选、适应性评价、天然气开发、能源安全、地质工程
60
P61;TV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27411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编号O931061C01的成果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13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