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371-5736.2012.03.011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马厂箐矿集区铜、钼、金矿化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及地质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40 Ar-39 Ar同位素定年方法对乱硐山矿段夕卡岩型铜钼金矿化和人头箐矿段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热液白云母进行同位素定年,得到夕卡岩化矿石中白云母样品( B119)40 Ar-39 Ar坪年龄为35.25±0.36 Ma,等时线年龄为35.0±1.8 Ma,反等时线年龄为34.8±1.9 Ma.蚀变岩型金矿化矿石中白云母样品(B118)40 Ar-39 Ar坪年龄为35.35±0.32 Ma,等时线年龄为34.44±0.99Ma,反等时线年龄为34.4±1.2 Ma.这与正长斑岩(35.6±0.3 Ma)、花岗斑岩(35.0 ±0.2 Ma)、斑岩型铜钼矿化成矿年龄(35.8 ±1.6 Ma)和(33.9土1.1 Ma)较为一致,显示马厂箐铜钼金矿床与正长(斑)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岩性组合有关,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的产物.
40Ar-39Ar年龄、成岩成矿时代、成矿系统、马厂箐铜钼金矿、云南
58
P618.41;P597;TE122.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地质调查项目;武警黄金指挥部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12-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