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371-5736.2012.03.008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的褶皱冲断构造物理模拟
本文设计完成了三种双滑脱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并运用粒子成像测速(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计算出实验过程中各阶段模型剖面上的速度场分布,进而对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双滑脱层模型中,基底滑脱层控制了整体的构造样式,浅部滑脱层决定局部的浅层构造.笔者等将实验结果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双滑脱体系构造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这一结论.PIV分析显示,逆冲断层的产生经历一个平行层缩短的变形过程.该过程在塑性层上,下具有明显差异,塑性层上的变形传递得更快更远.当缩短进行到一定阶段,断层开始发育,发生初始破裂,断层下盘的变形消失,应变集中在断面上,断层上盘沿断面同步逆冲.
粒子成像测速(PIV)、物理模拟、褶皱冲断、双滑脱体系、速度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58
P61;P54
国家973项目2012CB2147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09111002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1 ZX05009-001和2011 ZX05003-002的成果
2012-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7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