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371-5736.2009.01.002
大巴山前陆北西向褶皱的厘定及其意义
大巴山位于南秦岭造山带与上扬子前陆交接部位,其西北缘地区发育规模大、方向各异、叠加特征明显的褶皱构造体系.通过关键地区的褶皱及其叠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空序列的研究鉴别出至少是三期褶皱构造,包括北东一近东西向、近南北一北北西向和北西向褶皱.本文详细介绍北西向褶皱的厘定依据和空间构造要素,研究其对晚侏罗世形成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叠加改造及过程.根据区域变形的特征分析,以及下白垩统地层卷入北西向褶皱变形的事实,推测这组褶皱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或其后的收缩变形事件有关,但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仍需进一步探讨.大巴山地区北西-南东向褶皱的厘定有助于完善和深化大巴山西缘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壳变形历史的认识.
北西向褶皱、叠加变形、弯滑擦痕、白垩纪、大巴山前陆
55
P61;P54
中石化油气海相碳酸盐岩前瞻性研究专项资助
2009-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