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371-5736.2001.01.013
河北平山阜平群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深熔作用的微区矿物学标志
河北省平山县阜平群是一套高角闪岩相岩石.根据宏观现象,某些地段曾经历过深熔作用过程.深熔效应以小觉地区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最为典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确认,所研究的夕线石钾长浅粒岩经受了深熔作用的改造,具有丰富而显著的微区矿物学标志.主要表现为前存矿物,如钾长石、条纹长石、石英、钠长石、黑云母和磁铁矿等,不同程度地被熔蚀,主要组成元素发生迁移和重组,沿矿物的解理、裂隙及粒间形成夕线石、石英、云母、长石、金红石等再结晶相.在深熔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有两种可能形式:①选择性地从前存矿物晶格中移出;②通过前存矿物的熔融.Fe、Ti等元素从黑云母中移出,形成再结晶磁铁矿和金红石;Si、Al等元素则从黑云母和长石中移出,形成夕线石和再结晶石英.
夕线石、浅粒岩、深熔作用、微区矿物学标志、再结晶、阜平群、河北省
47
P58(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9872024
2006-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