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权力期权化"
@@ 近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少数在党政机关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主动离职或到龄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到自己曾经"关照"过的非公企业摇身一变成了董事长、总经理,收益丰厚.比如,有的人在位主持企业改制工作时,半卖半送向民办企业低价出让国有企业资产;有的在位时慷国家之慨,以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有的在位时以单位的名义出面替企业借钱、贷款等等.这些领导干部虽然当时没有伸手从企业拿好处,但留下了"人情"以图日后回报.一位私营企业老板承认,他曾请求一部门领导帮忙提供借款50万元,这位官员却慷慨地答应借给他100万元,但有个条件,就是自己以后到他的企业去任职.
私营企业、领导干部、主动离职、职能部门、优惠政策、企业资产、企业改制、企业发展、领导职务、领导岗位、干部队伍、非公企业、党政机关、部门领导、总经理、董事长、办企业、收益、任职、老板
F27;C93
2005-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