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916.2019.16.020
支教电影的人文情怀表达与受众心理需求的精准传播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支教题材电影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创作导向的最好阐释.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无数支教志愿者勇担使命,用心用情托起"明天的太阳",他们培养、锻炼、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为振兴乡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之才.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无数人,越来越多的影视工作者将镜头聚焦支教老师的工作,记录他们支教生活中的动人事迹及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和农村中小学存在的现实教学问题.
电影、怀表、心理需求、留守儿童、农村中小学、文艺工作、特殊群体、事迹、人民、培养、教学问题、创作方法、成长环境、座谈会、总书记、志愿者、习近平、民政部、工作者、中心
TH7;I20
2020-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