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发展促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性别比资料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实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在不断变动.新中国总人口从1953年人口普查的58132.9448万人,人口性别比107.57到2020年的总人口 140977.8724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4.8,总人口性别比降低了 2.77个百分点.而反映人口性别比受社会发展影响显著的是百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的变动.百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1953年的88.63、1964年的77.15、1982年的41.79、1990年的30.34、2000年的32.55、2010年的32.69、2020年的41.95.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百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降低幅度最大达65.8%.自1990年至2020年百岁人口性别比变化不大并且稳步缓升.所以人口的性别结构是自然属性基础上的社会影响的结果,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环境所影响而表现出摇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女性人口受益更大,在新中国成立40年内就已实现使女性人口受益最大的高水平,百岁人口性别比降到最低水平30.34,到2020年百岁人口性别比指数又缓升到41.95,这进一步说明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对人口死亡性别差异影响的逐渐消除,影响男性人口死亡率较高的社会因素的作用降低.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消除男女不平等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政策的快速实施而取得的显著人口效应.
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社会发展
44
C924.2(人口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ARK006
202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6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