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中的鲁迅与顾颉刚
鲁迅研究领域不乏公众感兴趣而长期未曾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主要因本领域只关注宏大叙事的思维习惯所致,有些论者却归因于"神化"鲁迅的政治需要而为贤者讳的护短.《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和鲁迅与顾颉刚的交恶就属此类,世纪之交由顾颉刚著作出版再度提起并引起关注.实际上就事件发生、发展到事实上结束的过程看,"抄袭"案在其发生之时就已结案:顾颉刚和陈西滢尽管私下、公开都断定鲁迅抄袭,但他们自始至终只有"剽窃""蓝本"之类含糊说词,拿不出充分必要的证据.如此,当时的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小说研究领域自然会有公论."抄袭案"之所以发生,表面是私人事件,实则是"女师大风潮"中支持和反对学生运动的两派斗争.将其看作个人恩怨,从顾颉刚和陈西滢一面的确如此,顾颉刚之"告陈通伯"鲁迅"剿袭盐谷温",目的不是维护学术道德、严肃学术规范,而是帮朋友攻击论敌;陈西滢对鲁迅的人身攻击,是为暗护凌叔华.从鲁迅一面则更多体现公心:鲁迅是从私人事件观察社会人心黑暗,将论敌射来的暗箭用作反击利器,帮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打赢一场硬仗,同时洗刷冤枉、维护了个人名誉.鲁迅的反击,其动机、目的和效果都非仅限于私人恩怨,而是社会批判.
鲁迅、顾颉刚、《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
44
I210.96(作品集)
山东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第二批齐鲁文化名家课题
202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