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的双重异化及其批判——论鲍德里亚对《布拉格的大学生》双重解读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的附录中对电影《布拉格的大学生》做了两种解读:一种是用传统的异化理论解读,其理论前提是先验主体的同一性,大学生与魔鬼的交易导致他与自身的镜像分离,最后又回归到自身的同一性——这是一个经典的异化故事,体现了传统异化理论的理想主义色彩;另一种是对其做当代异化的解读,取消了与其本质同一的先验主体,取消了与魔鬼协议的神话,终结了人失去其本质的悲剧和通过对抗的方式实现与其本质同一的传统异化模式.在当代异化中,不存在符号结构之外的先验主体,他作为符号系统中的元素直接内在于系统的安排,在其中建构自身及其与他者、社会的关系.鲍德里亚早期这一充满结构主义色彩的观点,毫无疑问受到了索绪尔、巴特、列维-斯特劳斯、福柯等人的影响,但鲍德里亚更为激进和悲观,在他看来,消费社会是更为彻底和全面的异化结构,它无法被超越.
消费社会、异化、先验、主体符号
43
B565.5
2022-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9-96